为“第一代大学生”成长引路,上纽大师生结对促教育公平
大学新生在适应新环境时,难免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对于家庭中的第一代大学生来说,他们大多数无法从父母那里得到有建设性的指导意见,只能靠自我摸索或寻求“外人”的帮助来解决成长的困惑。
“第一代大学生”指父母均未接受过大学教育的大学生。据清华大学“中国大学生学习与发展追踪研究”项目组在关于中国家庭第一代大学生的系列研究显示,2011年—2018年,我国本科高校中第一代大学生比例始终在70%以上。第一代大学生已成为本科生的主体,但第一代大学生所面临的困境却常常受到忽视。
上述研究指出,第一代大学生主要来自弱势家庭,先天积累的文化资本较少,在进入大学之后所面临的人际关系、工作准备与经济决策方面的挑战更大,就业的成就感也相对较弱。高校对于第一代大学生的指导与政策支持,能够助力他们更快适应校园生活、增加竞争力,进而实现从一到无穷大的发展。
上纽大:教师“提灯者”引路校内“第一代大学生”
随着中国进入高等教育普及化阶段,如何帮助第一代大学生群体少走弯路,更快适应大学生活?
2024年春季学期,在上海纽约大学学生多元文化中心指导下,学生主导发起了“第一代大学生导师项目”,致力于为第一代大学生们提供一个互帮互助的平台,促进校园教育公平。
学校2024届毕业生Mia Trinh来自越南,是该导师项目的发起者之一。在去年春季的上纽大“Ally Week”活动中,她组织同为第一代大学生的同学们聚会,发现有必要创建一个更紧密的互助网络,上纽大“第一代大学生导师项目”就此诞生。
第一代大学生导师项目委员会成员:2026届学生Aaraaf Rasheed、2024届毕业生华语歆、Danely Saenz、Mia Trinh(从右至左)
“我们创建项目的初衷就是为第一代大学生赋能,缩小来自家庭的差距。”Trinh认为,相较于父母接受过大学教育的同学,第一代大学生难以从家庭获得关于大学生活的有效建议。比如说,她的父母至今都不知道她的专业在学什么。
该校社会学助理教授李昂然是家中的第一代大学生,也是家中第一个留学生。他说,之所以报名成为导师,是希望为有相似经历的学生提供帮助。
他表示,由于缺少父母辈“引路人”,第一代大学生在获取教育资源时存在数道天然的障碍。“第一道障碍是缺乏社会和文化资本的支持。第二道障碍是他们对大学了解甚少,无法获得可用的资源,甚至可能会感觉与整个教育体系疏离。初入大学,不同学生面对着不同的挑战。对于第一代大学生来说,他们更需要通过这个项目获得归属感,从而顺利适应大学生活。这是项目的主要意义所在。”
许多学生对自己的“第一代大学生”身份存在顾虑。该校面向2027届学生开展的一项调查显示,约有20%受访者承认自己为第一代大学生。仅有不到半数的学生参与了调查,学生多元文化中心推测造成低回复率的原因可能是部分第一代大学生不希望他人知晓自己的父母没有接受过大学教育。
项目负责人、学生多元文化中心主管朱梦楚也是家中第一代大学生,她表示,希望通过该项目破除这种“身份羞耻”。项目不只覆盖了传统意义上的第一代大学生,还包括父母对上纽大这类中外合办学校缺乏了解的学生,旨在鼓励他们从这一身份中获得信心。
校方介绍,“第一代大学生导师计划”根据学生的专业和职业兴趣为他们匹配导师。导师与学生每学期进行三到四次谈话,为他们的自我认知、大学生活、人生和职业规划等答疑解惑,提供个性化的帮助。
例如,2026届学生Shreya Jaisingh来自美国伊利诺伊州,参加导师项目的初衷是认识更多良师益友,拓展人脉。她与上纽大法务部资深副主任王英兰结成了搭子。通过与导师交流,她在自己身上看到了职业发展的更多可能性。
Jaisingh主修世界史(社会科学)国际关系方向,原本考虑进入法律行业,但现在正在探索其他职业兴趣,比如去美国外交部门从事外交工作。Jaisingh说:“我的导师曾在上海和纽约从事法律领域的工作,她和我分享了很多有价值的洞见。这个项目让我可以向阅历丰富的导师学习,并且有机会了解接近我感兴趣的领域。”
许多学生通过“第一代大学生导师项目”,走出了自己的舒适圈。2027届本科生姚易来自上海,她希望通过这一项目更好地了解上纽大提供的资源,并克服社交焦虑。“我对未来选择很迷茫。父母没有留学经验,无法给我提供很多关于职业和学习方面的建议。所以我想在这方面获得更多指导。”
姚易的导师是该校传播部中文编辑及撰稿马煜明。她说:“导师给我留的其中一项‘作业’是主动结识一位教授。这是我第一次尝试,在我和教授联络及见面前后,导师一直鼓励我,并且给了一些切实可行的建议。”
马煜明表示,之所以鼓励姚易主动联系教授,是想帮助她打破固有思维。“Evelyn(姚易)说到面对师长时的紧张、焦虑,我觉得这很正常……我希望在她‘情绪内耗’时陪伴她,使她在支持和鼓励下,从与上纽大教授的互动交流中获得正向反馈。这有助于她建立社交自信,无论是大学生活还是今后走出校园,这都将成为宝贵的财富。”
上纽大本次导师项目中入选的导师全部是教职工志愿者。通过助人回馈社区是吸引教职工们志愿参与此项目的主要原因。
该校学术资源中心(ARC)英语写作学业指导老师Scout Meredith Best经历过初次进入大学的手足无措,因此她非常希望能帮助经历同样困扰的学生们,“我之所以今天能在这里,是因为有人曾在我人生的这一阶段帮助过我。”
李昂然(右)与导生2026届学生郭凯越(左)第一次会面
随着“第一代大学生导师项目”有条不紊地推进,朱梦楚希望更多学生可以为“第一代大学生”的身份感到自豪,并将互助精神传递下去。“希望他们从该项目中所获得的支持能鼓励他们去帮助和影响更多的人。”
国内多个公益项目助力第一代大学生就学择业
近日,澎湃新闻搜索发现,在“第一代大学生”教育资助方面,国外不少高等院校通过提高第一代大学生的录取率、减免学生学费与设置专项奖学金等方式打破阶级桎梏,助力教育公平。
其中,耶鲁大学官网声称,该校以招收、录取和支持第一代大学生感到自豪。事实上,耶鲁大学超过六分之一的学生为第一代大学生。范德堡大学也在官网中指出,“第一代大学生是大学社区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为成绩优异的本科生群体的多样性和文化、智力、生活做出了贡献。”
在中国,北京大学信息科学技术学院张海霞教授在2021年秋季发起了“第一代大学生助学计划”项目(Tomorrow-iCAN),资助和扶持在家族直系亲属中尚未出现大学生的在校高中生,将其培养成家族的第一代大学生。至今,该项目已涉及河南、山东、湖南等9个省区,预计到2025年,将覆盖20个省份的100所高中。
此外,国内也有公益机构参与到了针对该群体的项目之中,为第一代大学生的教育公平提供资助与帮扶。
其中,中国友好和平发展基金会为受助学生提供为期一年的助学金,并由优秀师生组成志愿者开展经验分享与交流活动;而作为国际光学跨领域顶尖学术期刊的Light学术出版中心与第一代大学生助学计划“Tomorrow-iCAN”共同发起了“Seed of Light”星光奖学金计划,助力普通家族第一代大学生成长发光;CYOT中国有志青年公益社区通过导师一对一互助、线上职业培训、线下讲座等形式帮助低收入家庭的第一代大学生出国深造,实现理想择业。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