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根士丹利释放看多中国股市信号,旗下券商刚刚获批证券自营资格
近日,外资巨头摩根士丹利设立于中国的证券经营机构摩根士丹利证券(中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摩根士丹利证券)被核准了业务变更,即增加了证券投资咨询业务,以及将债券自营变更为证券自营,后者这也意味着摩根士丹利证券接下来将能积极投身于股票等权益市场投资。
与此同时,摩根士丹利也在发布看多A股报告。其在最新发布的报告中称,全球资金正在重返中国股市。随着部分基金对中国市场的看跌情绪有所缓和,全球长期投资者撤出中国股票市场(A股和港股)的行动已经按下暂停键。
摩根士丹利证券获批两项业务资格
3月1日,摩根士丹利证券再获两项业务资格。对此,上海某券商战略研究总监向记者表示,这说明了监管的金融对外开放思路始终按照既定的方向演绎:即遵从外资股东参股比例放开—外资股东控股比例放开—外资金融机构业务资格准入放开的逻辑,从门槛到资格,从资格到业务的逻辑链条。
首先关于本次新增了证券投资咨询业务,东兴证券非银首席分析师刘嘉玮向记者表示,外资券商进入中国最开始是为了做投行,基本上都是先拿的投行牌照,或者只有投行牌照,但这几年外资投行越来越难做,所以只能另谋他法。外资券商做财富管理还是有优势的,很多方面是降维打击,但因受到一些限制,在国内服务的人群以及销售的产品都较为有限。
在本次获批前,摩根士丹利证券的业务范围
前述券商战略研究总监也表示,获取证券投资咨询业务对摩根士丹利证券财富管理业务有一定帮助,但由于自身的客群的数量以及受限于分支机构网点等因素,C端投资者并不是其核心客户,其更主要是面对外资客户、公私募资管客户、金融同业、高净值投资者甚至是家族企业等开展证券投资咨询业务。
其次关于从债券自营到证券自营的变更,对摩根士丹利证券来说,就可以从事全品种的证券类交易。也就是说,可以的投资范围从债券扩大到公开发行的股票、权证、证券投资基金或者监管认可的其他投资标的。那么,外资券商的投资能力较本土券商是否有优势呢?
外资机构的投资能力是否有优势,需要看是否有配套的研究、市场分析以及一二级联动的能力。即便是国内的券商自营,也是主要在债券等配置较多。对于外资机构的自营能力,除了国际化视野,本土化的能力就需要多方面、长时间在市场中去验证。前述券商战略研究总监进一步分析道。
此外,刘嘉玮也向记者说道:理论上是有优势的,但和财富业务一样,面临水土不服的问题。近几年的外资公募业绩也不突出,所以能否取得优秀的投资业绩还不好说。
摩根士丹利:全球资金正重返中国股市
不管摩根士丹利证券今后的证券自营业绩是否优秀,但对于其来说,接下来将可以参与A股股票等权益类投资。而与此同时,摩根士丹利证券的控股股东——外资巨头摩根士丹利也在向全球释放看多A股市场的信号。
据证券时报援引彭博社报道,摩根士丹利称全球资金正在重返中国股市。摩根士丹利在最新发布的报告中表示,随着部分基金对中国市场的看跌情绪有所缓和,全球长期投资者撤出中国股票市场(A股和港股)的行动已经按下暂停键。
按下暂停键可能是一个早期迹象,表明海外资金管理公司正在重新考虑其在整个亚洲地区的资产配置。摩根士丹利分析称,一系列转变可能预示着,中国市场将重新夺得其此前在各大资管机构全球投资组合中失去的份额。
摩根士丹利策略师Gilbert Wong等在3月4日关于多头基金头寸的报告中写道,今年2月底,中国股市的资金外流情况已经放缓,区域主动型基金已经开始增持成长型和科技股。
值得一提的是,该报告发布之际,北向资金再度恢复月度净买入。Wind数据显示,今年2月北向资金净流入607.44亿元,创近13个月新高,逆转了此前连续6个月的净流出趋势。另外,今年2月北向资金净买入量已超2023年全年。
对此,摩根士丹利分析称,资金流向的转变可能并不完全是由国家队介入所推动的,这可能有助于人们缓解对中国股市反弹可持续性的一些担忧。
每经记者注意到,摩根士丹利在上周发布的报告称,A股和港股的资金外流压力基本结束。据其称,自今年1月底以来,中国出台的稳定市场措施已经对市场情绪产生了积极影响,但短期内,资金的大量流入可能还是会受到一定限制。
摩根士丹利表示,监管政策立场变化、对私营部门提供支持、房地产市场企稳、物价指数回暖等因素,都在助推A股市场复苏,并吸引资金流入。未来,中国经济和股市会否持续回暖,在于宏观经济政策会否带动物价稳定,促进消费。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