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末外汇储备32224亿美元 专家:预计未来一段时间我国外储规模将持续稳定在3万亿美元以上
7月7日,国家外汇管理局发布最新外汇储备数据。截至2024年6月末,我国外汇储备规模为32224亿美元,较5月末下降97亿美元,降幅为0.30%。
中银证券全球首席经济学家管涛分析,这主要反映了汇率折算和资产价格变化等因素的综合作用。当月,在主要经济体经济增长和货币政策分化的背景下,美元指数上涨,全球股债双升,汇率折算与资产价格变化引起的估值效应一负一正,二者相抵后外汇储备规模小幅下降。
东方金诚首席宏观分析师王青接受时代周刊记者采访时指出,预计未来一段时间我国外储规模将持续稳定在略高于3万亿美元这一水平。这将为保持人民汇率处于合理均衡水平提供坚实基础,成为抵御各类潜在外部冲击的压舱石。
汇率折算与资产价格变化引起的估值效应
根据国家外汇管理局,2024年6月,受主要经济体货币政策及预期、宏观经济数据等因素影响,美元指数上涨,全球金融资产价格总体上涨。汇率折算和资产价格变化等因素综合作用,当月外汇储备规模下降。但我国经济运行延续回升向好态势,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为外汇储备规模继续保持基本稳定提供支撑。
东方金诚首席宏观分析师王青判断,6月末外储规模略有下降,是美元指数上升与全球金融资产价格总体上涨效应相互抵消的结果。首先,6月美元指数上升1.2%,这会导致我国外储中的非美元资产以美元计价相应贬值。6月美元升值会影响我国外汇储备规模下降约150亿美元。
王青表示,不过,受近期美国就业等经济数据走弱带动,市场对美联储降息预期有所升温,6月美债收益率延续下行势头,带动美债价格走高;与此同时,尽管6月欧洲主要股指下行,但美、日股市均出现一定幅度上涨。综合来看,6月全球金融资产价格上涨,会对我国外储资产价值带来正向拉动,并在一定程度上对冲美元升值的影响。最后,考虑近期外汇占款规模比较稳定等因素,估计6月交易因素对外储规模影响不大。由此,主要是6月美元指数上升与全球金融资产价格整体上涨效应相互抵消,当月外储规模略有下降。
中银证券全球首席经济学家管涛分析,6月末我国外汇储备小幅下降,主要反映了汇率折算和资产价格变化等因素的综合作用。当月,在主要经济体经济增长和货币政策分化的背景下,美元指数上涨,全球股债双升,汇率折算与资产价格变化引起的估值效应一负一正,二者相抵后外汇储备规模小幅下降。
管涛表示,6月份,美元强势依旧,到月底日元兑美元汇率跌破160比1再创新低,前期耗费600多亿美元的干预成果损失殆尽。同期,境内外人民币兑美元汇率虽然也有所走弱但跌幅较小,中国外汇交易中心口径(CFETS)的人民币汇率指数上涨0.3%,人民币继续在亚洲地区扮演了稳定锚的角色。而且,从外汇储备的变动看,中国并未通过直接入市干预的方式来稳汇率。
6月末我国央行黄金储备报7280万盎司
对于接下来外汇储备规模走势,王青分析,按不同标准测算,当前我国3万亿美元左右的外储规模都处于适度充裕状态。王青判断,后期伴随美联储降息过程启动,美元指数上升空间不大,这意味着汇率折算因素带来的负面估值效应可控。在全球金融环境转向宽松的前景下,短期内全球资本市场大幅下跌的风险较小,全球金融资产价格变化因素有望继续对我国外储规模形成正向拉动。
王青表示,更为重要的是,主要受外需回暖、出口新动能增长较快带动,近期我国出口保持高增势头——估计6月出口额同比增速会从上月的7.6%进一步升至10%左右,而尽管近月国内股市出现下行波动,但境外资金持续较大规模流入国内债市,我国外部状况稳中向好。王青判断,在一季度GDP增速超预期后,二季度经济运行将总体保持回升态势,人民币对美元贬值压力可控。这些因素都有助于外储规模保持稳定。
王青预计,未来一段时间我国外储规模将持续稳定在略高于3万亿美元这一水平。这将为保持人民汇率处于合理均衡水平提供坚实基础,成为抵御各类潜在外部冲击的压舱石。
另外,截至2024年6月底,中国持有黄金储备量7280万盎司,已连续3个月持平,显示中国央行连续第二个月暂停增持黄金储备的操作。
管涛分析,持有黄金储备价值1697亿美元,较上月月底减少13亿美元,反映了同期国际伦敦金价格下跌0.7%引起的负估值效应;持有黄金储备相当于外汇储备额的5.27%,较上月月底回落0.02个百分点,但较2022年10月底(上轮持续增持黄金储备前夕)上升1.90个百分点。
对于官方黄金储备最新数据,王青分析,5月末官方黄金储备在连续18个月增加后,首次环比零增长,6月黄金储备规模继续保持不变。这进一步确认央行停止了增持过程。背后是当前黄金价格处于历史高位,央行适当调整增持节奏,有助于控制成本。他判断,从持续优化国际储备结构,稳慎推进人民币国际化等角度出发,后期央行增持黄金还是大方向。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