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北到南,这位最早一批来东莞的博士为什么选择这里?
故事要从东莞市的石碣镇说起。
2001年,北京邮电大学电磁场与微波技术专业毕业的李建新来到这里,入职了一家外资企业,以光电设计工程师的身份,成为在东莞工作生活的最早一批博士。
从1982年2月引进的东华电子厂算起,彼时经过近20年发展的石碣镇,已经形成了电子信息产业集聚效应,并在李建新来到的前一年被东莞命名为数码产业重镇。
倏忽又是一个20年,电子名镇早已成为石碣镇响当当的名片,在石碣制造到石碣创造的转型之中,李建新也在此期间经历了职业生涯的跨领域转变——
从工程师做起,先是接触到产品管理,后又涉足到业务拓展方面。出于工作原因,又在2021年离开东莞,最终来到北京的一家跨国企业,担任企业文化顾问/高管教练的角色。
如今,虽然人在异地,但李建新手机号码的所在地依旧是东莞。当他在北京的餐馆里听到第二故乡的口音时,感受到的依旧是一股亲切感,去东莞是我自己做出的一个选择,如果有机会回到从前,我还是毫无疑问地会做出这个选择。
向上的求变心态
对于李建新来说,选择2001年到东莞工作是一场双向奔赴。
作为初出校园的理工男,他对技术有着天然的兴趣,而当时拟就职的公司在连接器技术方面处于世界前端,并选择在石碣镇建厂。当时有这么一句话,东莞如果堵车一个小时的话,整个世界上电脑的价格就会发生波动。李建新说。
他坦言,从北方到南方,刚到东莞的时候,身为北方人的他更多还是一种懵懵懂懂的状态。对此,他将之总结为一种五味杂陈的情绪,有一种好奇心,也有害怕的心情,当然也是充满希望的。
好在融入东莞,并不算一件难事。这里有和他一样来自天南地北的两亿分之一,也有古道热肠的本地同事。
至今他还记得,在那个既没有网约车,也没有外卖的年代,初到东莞的他人生地不熟,工厂又在相对偏僻之处;想要在下班之后吃上一口热饭,只能选择坐公交。
李建新2001年到东莞入职时的工卡
过一段时间后我的本地同事阿贤就注意到了我的窘迫,他主动提出用摩托车带我去吃饭的地方。后来他还告诉我;‘等你熟悉了,你想去哪我都可以带你去’,回忆到这里,李建新笑了起来,开始的时候我还以为是南方人比较商务,想的是要不要给人家小费?后来发现根本不是这么回事,人家就是想帮助你。后来阿贤还介绍李建新参加了保龄球、羽毛球等俱乐部。在阿贤和更多当地朋友的热心帮助下,李建新很快融入了集体,内心也从起初的独在异乡为异客的孤独感成为了此心安处是吾乡的归属感。
正是在这种接纳性的氛围当中,李建新逐渐参与了更多的社会活动,加入了东莞志愿者协会,并在某一年被东莞市政府评为优秀新莞人。而他的职业道路也越走越宽,担任的角色跨度也越来越大——从一开始的研发工程师到部门总工程师,再到产品经理,后又接触到业务拓展方面的工作。后来他来到北京,在一家跨国公司担任企业文化顾问/高管教练。
李建新做业务拓展工作时参加上海慕尼黑光电展会并负责产品介绍
我现在做企业文化,看上去好像是偏离了原本的专业,但实际上我在做工程师、做产品、做业务拓展的过程中,养成的思维习惯对于现在是非常有好处的,在他看来,一方面这是处于快速发展阶段的东莞为企业提供了大量的机会,从而让包括他在内的许多人也有了更多的可能性;与此同时,东莞对于创新的追求以及向上的心态,也让身在这座城市的人建立起了一种求变的心态。
第二故乡亲切依旧
一座城,一群人,每个两亿人分之一,都对东莞有属于自己的独特印象。
务实、高效、包容,是李建新对东莞的印象。如果再加一个是进取,这是前三个产生的自然结果——这个城市自然而然地在往前发展,带动了整个行业以及行业里的人。
对于包容,他的印象尤为深刻,这里有来自全国各地的人,大家不分地域,都很好地融入在当地。
10多年前,曾经在我们当初部门工作的人已经遍布到全国各地,但是一说到部门成立10周年的聚会,大家很快就能够组织起一个大型的自费活动,然后聚在一起,没有什么功利性,就是淳朴的‘相识是缘’的情怀和彼此关心的牵挂。李建新说。
李建新近期在北京
与东莞结缘的20年来,来自东莞的印记,仿佛李建新内心深处的一处开关,只等有特定的场景去触发:
有一次我在北京的一个餐馆里吃饭,听到旁边有桌子的人跟服务员说话是带有广东口音的普通话,他们自己互相讲话就是用粤语。当时就感觉非常亲切,觉得后广东的文化已经融入到自己,尽管我现在已经不在东莞。
当然,遗憾也是有的。
对于李建新来说,虽然东莞可以算做自己待的时间最长的城市,但自己对除石碣镇以外的东莞还不够熟悉,要是突然有人问哪个镇在哪个方向,我还真不知道,这是一个错失的机会。
不过,正如电影《一代宗师》里人生若无悔,那该多无趣啊的台词一般,曾经的遗憾反而给了他更多看待东莞的角度。
李建新表示,再有机会的话,希望能够以立足石碣,放眼东莞乃至整个广东的方式,更主动地去感受那份不辞长做岭南人文化底蕴,探寻有容乃大的风土人情。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