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科技最敏感的电影人与对电影最钟情的科技人,在这里双向奔赴
一场观点的交锋,一次开放的讨论,一段探索的旅程。
时代周刊与上海电影携手举办的跨界对话海上论坛之影视+产业大会(以下简称海上论坛),已成为电影与财经领域的华山论剑——高水准、高规格,每次的讨论话题都激发行业持续热议,每一个话题都关系着行业的未来与发展。
6月14日,今年的海上论坛将在焕新升级的上海影城与大家见面,站在影视艺术与前沿科技的融汇点上,为产业界带来生动的电影+AI的行动派指南。
本次论坛将汇聚电影产业与AI世界的最强大脑,延续以往六届高端专业、先进实用、开放互动的风格,用高质量的内容、硬核的输出持续破圈。对话嘉宾包括知名导演黄建新、光线传媒董事长王长田、上海电影集团董事长王健儿、博纳影业董事长于冬、爱诗科技联合创始人谢旭璋、新锐导演张末,这群对科技最敏感的电影人和对电影最钟情的科技人将碰撞出怎样的火花?
从AI概念先锋到新主流金牌监制
黄建新:全世界最先进的东西永远都跟电影发生着关系
1986年,黄建新完成了电影《错位》:一个原本为应付无聊工作而被创造出的机器人,随着时间推移拥有了自己的个性,甚至插手主人的生活试图取而代之⋯⋯
有趣的是,当时间来到2024年,人工智能早已不再是某种前瞻性的想象,而是全面进入并影响着我们的世界。电影自然也不例外,AI通过各种方式加入创作与讨论之中。
从先锋的电影导演到一系列主旋律大片的金牌监制,黄建新一直对于新技术在电影产业的应用保持敏感。电影创作与技术已没办法分离了。黄建新感慨道。2012年,他为电影《智取威虎山》做监制,这部电影堪称中国主流大片技术跃升的一道分水岭。彼时,适逢胶片拍摄向数字技术的全面转型,从胶片时代成长起来的电影人们被迫全面转变。这对我们这一代创作者是巨大的挑战,当时是很不适应的,我们奋起直追,要追上的不仅是技术,更是认识世界和探索世界的思维方式。
黄建新 图片来源:主办方供图
未来,可能只需要几个具有想象力的人加上技术保障团队就可以和AI合作完成一部电影。黄建新以刚刚在美国推出的首部AI电影《Our T2 Remake》举例,50个人、3个月完成了600个人一年半的工作,这引起很大的震动。
我的直觉告诉我,中国电影面临一次巨大的挑战。黄建新曾说,电影为什么比较敏感?因为电影和技术发展特别密切,全世界最先进的东西永远都跟电影发生着关系。
探索IP+AI广阔前景
王健儿:用新科技创造新业态
上影IP星球,靠什么生生不息?近三年,上海电影凭借《繁花》《中国奇谭》《爱情神话》等优质影视作品引发公众关注,主投主控和投资出品38部影视作品已经上映。王健儿透露,自2024年起,上海电影将加速AI对内容创作、影视制作等各项业务的赋能,实现内容焕新3年大提速。比如将保持每年2部以上优质IP内容焕新作品,重塑超级动画厂牌等。
王健儿 图片来源:主办方供图
IP+AI前景广阔。上海电影将基于集团旗下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优质动画资源,牵头成立研发共同体,加大AI技术攻坚,训练中国动画学派大模型体系。
中国动画学派大模型是上海美术电影的重要拓展方向。我们利用丰富的中国动画IP资源、数据资源,结合AI的底层技术加快训练研究具有中华文化特色的AI模型,这是上影最近正在着力谋划的课题,也得到了相关合作伙伴的支持。我们希望下一步加快各生产要素的整合,争取阶段性的成果。王健儿表示。
Sora掀起影视行业震荡以来,上海电影迅速响应AI浪潮,率先布局iNew新战略及iPAi星球等多项计划,全球AI电影马拉松大赛将作为以项目聚人才,以人才链技术的重要抓手之一。
在光线传媒强推AI
王长田:将AI作为关乎动画行业生存的关键要素
我们必须思考和行动起来,主动探索AI在电影生产的主要环节的应用。2023年3月,光线传媒董事长王长田在致光线员工内部信中说道。
王长田表示,相较于真人电影,动画电影的制作主要使用数字和技术工具,因此以AI为代表的新技术的进步对动画电影制作会更快、更显著。我们在几年前就意识到了制作力量可能成为开发效率的掣肘,并着手投资和组建了数家动画制作公司。但产能远远不够。
王长田 图片来源:每经记者 张建 摄(资料图)
据王长田预测,AI的应用有望使电影制作效率提升30%以上,特别是在动画电影领域,这将极大缓解产能不足的问题。其次,AI技术有助于降低制作成本,即使降低20%的成本,对总体亏损的内容生产环节而言,也就能扭亏为盈。此外,AI技术的应用还可能提升电影的制作质量,减少低质量产品的出现。
我们设想拍一部一千集的动画微短剧,每集大概两三分钟,题材来自中国古典名著,计划用AI介入创作,现在正在组建队伍和筹备剧本。王长田说。
怎么衡量我们公司成功还是不成功,我觉得就两条:第一是佳作频出,第二是人才如云。在王长田看来,强推技术的应用本质上还是为了电影梦。我在年会上还没等说话就流泪了,主要是觉得,我们很多年轻员工都有自己的人生梦想和电影梦想……作为管理者,我心理压力非常大,担心能不能把大家带好,能不能把大家培养好。电影是伟大而神圣的行业,我希望我能做好,也希望光线能做好,成为一家好的公司,成为电影行业的好公司。
用AI技术还原27岁的成龙
于冬:在电影创作上依然有不躺平的紧迫感
从儿时北影厂启蒙的光影之梦,到如今参与出品影片票房突破600亿元,对于电影创作这件事,于冬依然有种不躺平的紧迫感。看到好的电影项目,他会心生羡慕,同时想要更加抓紧时间和资源,去完成更多工作。
眼下,于冬和他的博纳影业正在多线程推进着多个项目的制作生产。创造性的项目是徐克执导的动画电影,于冬介绍,自己一直在和徐克导演沟通如何利用AI等创新技术更好地完成动画制作。
于冬 图片来源:时代周刊 资料图
博纳影业出品的《传说》则实现了AI技术在影视方面的真正突破。于冬说:我们运用AI技术还原了27岁的成龙,这是AI技术首次在大银幕上应用,是真正的大银幕AI电影。据悉,该片将于今年暑期在全国上映。
于冬表示,《传说》实现了AI技术在大银幕上的突破,AI真正深度参与到了华语大制作之中。当然,尽管影片采用了高科技手段,但核心仍在于故事和情感的传递,AI技术只是服务于电影艺术表达的一种工具,旨在更好呈现角色、丰富故事。
在AI浪潮中踏浪前行
张末:导演不是天上掉馅饼,需要努力与付出
从奇幻爱情片《28岁未成年》,到主旋律动作大片《狙击手》,再到悬疑片《拯救嫌疑人》,相比很多坚持某一种类型或人设的青年导演,张末执导的每部戏类型都完全不一样。
张末有着多重的身份标签:大导演张艺谋的女儿、女性类型片创作者、两个孩子的妈妈等等。当这些标签汇聚到一起,人们对张末自然会充满好奇。
张末 图片来源:主办方供图
一直以来大家都会先强调我是‘张艺谋的女儿’,这件事其实我一直都没有焦虑,我总觉得这个焦虑是别人想象的,我就是他的女儿啊,这是改变不了的事实。张末曾坦言道,我能理解有部分的观众不太想认可我,但说实话,导演不是一个‘天上掉馅饼’的工作,是需要自己付出与努力的。‘张艺谋的女儿’这个头衔我可能永远都脱不掉,从另一个角度来说,最起码大家对我有关注也有要求,也是个好事,对我也是一种激励,所以我会一步一个脚印地走下去,我的目的很简单,就是希望带给观众好作品,而不是为了证明什么。
作为新锐导演和看着上海美影厂经典动画片长大的80后,张末也在AI浪潮中与上海电影共同踏浪前行。上影全球创造者计划开放了拥有45周年历史的经典IP《哪吒闹海》,面向全球进行为期3个月的AI二创作品征集,涵盖短片创作、产品设计等,张末担任大赛评委。
全球用户量最大的国产AI视频生成产品,是怎么炼成的?
在众多AI影视创作者看来,PixVerse是最好用的AI视频生成软件之一。这款源于爱诗科技的大模型也是当前用户量最大的国产AI视频生成产品。
随着视频生成效果的质变,视频生成产品PixVerse得到广泛应用。导演闲人一坤利用PixVerse创作的中式奇幻片《山海奇镜之劈波斩浪》,成为国内播放量最高、影响力最大的AI视频之一。《山海奇镜之劈波斩浪》已经被快手平台采购。
爱诗科技联合创始人谢旭璋 图片来源:主办方供图
PixVerse发布之后,创始团队们跟创作者交流过程中,也遇到很多感人的瞬间。
国内一个54岁的老大哥给我们发了一封邮件,他想申请加入我们的创作者计划,说他前些天戴着老花镜花了一整天时间,用PixVerse和剪映做成第一条AI片子。他说,使用PixVerse的过程中让他享受了创作的愉悦,并且跟我们分享了一些他的故事。这是意料之外的感动。我们看到自己的产品不仅有导演、专业创作者用起来,普通用户也能受益。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