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下“神坛”的欧洲自然科学院
自陷入“院士井喷”“付费参评”的争议后,注册地在德国的欧洲自然科学院被置于舆论的聚光灯下,迅速引发公众的质疑。
欧洲自然科学院官网随即下线了覆盖世界数百位学者的“院士电子百科全书”。与此同时,国内多家单位机构也紧急删除了相关人员获评授勋的消息。
5月8日,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官方账号发布《井喷式的“欧洲自然科学院院士”折射出什么?》一文,直指“各部门机构不应为‘投机者’捧场站台”“着力清理各类‘野鸡大学’‘山寨头衔’‘违规评比’‘收费表彰’”。
吴继华 网络资料图
被裹挟进舆论旋涡之后,欧洲自然科学院的运营有无受到影响?萦绕在公众心头的疑惑是否能找到答案?5月24日,欧洲自然科学院中国区事务临时负责人吴继华回应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目前欧洲自然科学院仍正常运转,本月25日还要在俄罗斯首都莫斯科举行学术活动,且公开的院士申请通道也一直对社会开放。
“即便是在引发舆论关注以后,我们依然能收到一些院士申请函件。有的申请者甚至直接在邮件中表示,不会担心舆论给自己带来影响,希望成为欧洲自然科学院院士。”吴继华表示。
吴继华还声称,包括此前出现的“90后院士”和企业家院士在内的所有中国籍院士资格都是经得起推敲的,他们均符合欧洲自然科学院院士的评选标准。
而国内高校一位当选欧洲自然科学院院士的教授对澎湃新闻记者表示,其实自己一开始就清楚此院士非彼院士,但因为国内院士的申报门槛相对较高,觉得申请外籍院士也并非坏事。但现在这一机构成了舆论焦点,这时候不适宜突出这一头衔,因此他对自己的公开履历进行了删改。
“所有中国籍院士资格都经得起推敲”
公开资料显示,欧洲自然科学院于2001年在德国汉诺威成立,宣称使命是“帮助整合国际科学界”。记者注意到,该院院长弗拉基米尔·蒂明斯基,曾在今年5月3日向来自中国的院士们发出公开信,信中称“我们是一个独立的公共组织,与国有的中国科学院或俄国科学院不一样,我们邀请的科学家,他们的工作具有学术价值,他们的成就使人受益。”
欧洲自然科学院院长致中国院士的公开信
吴继华强调,欧洲自然科学院并未在中国境内设置过常驻的分支机构,一些中介机构对外宣称的“中国区办事处”“中国区中心”都是不存在的。他也是在此次舆情危机发生后,得到临时授权于5月9日回到中国处理相关事务的。
遭到舆论广泛质疑后,不少“洋院士”也悄悄隐去了自己的欧洲自然科学院院士头衔。
南方某省属高校教授李金浩(化名)于去年当选欧洲自然科学院院士,当5月10日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记者第一次向他询问相关情况时,李金浩的教师个人主页上还将“欧洲自然科学院院士”列于醒目位置,可如今他的主页上已经找不到任何与“欧洲自然科学院”相关的信息。
李金浩告诉澎湃新闻,考虑到目前欧洲自然科学院院士所引发的争议,他已经在个人教师主页里删除了相关的介绍。“申请院士是我个人行为,现在引发舆论关注了,这个时候还是不要给学校惹麻烦。”
吴继华告诉记者,自己长期在俄罗斯莫斯科生活,在2021年9月经人推荐当选为欧洲自然科学院院士。“欧洲自然科学院委托我负责中国院士的资格审查工作,相当于是中文秘书。”
澎湃新闻注意到,吴继华自称博士毕业于“俄罗斯联邦谢东诺夫国立第一医科大学”,然而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认证的俄罗斯院校有409家,上述这所大学不在已认证院校名单中,被认证的则是“俄罗斯联邦卫生部莫斯科国立谢东诺夫第一医科大学”。
那么,吴继华又是如何代表欧洲自然科学院审查中国籍院士候选人的相关资质的呢?
吴继华表示,当收到候选人发来的学历、专利、论文等申请材料后,他会通过相关官方网站逐一核实,有的还要和申请人打电话沟通。再结合申请人的研究领域、学术成果、论文质量等多方面进行全面评估,只有通过初步审查的候选人,才能进入之后的院士评选流程。
“我现在是三级教授,也有几十篇SCI论文,有十多项发明专利,还出版了几本学术专著,是符合申报条件的。”李金浩告诉澎湃新闻,自己最初是从一位朋友口中得知欧洲自然科学院的。
李金浩介绍,自己的申请过程历时半年,作为大学教授一般英文水平都是可以的,就没必要找中介翻译和代办了,也就没有向院方支付过任何费用。
吴继华同时表示,入选院士后,不管是欧洲还是外籍的院士每年都要参加一次欧洲自然科学院组织的学术活动。而李金浩则告诉澎湃新闻,从去年当选院士至今,还尚未有工作人员通知他参加欧洲自然科学院的相关活动。
此前,网络上流传一份网友整理的中国籍欧洲自然科学院院士名单,名单上共有85人。
对此,吴继华称,连同他本人在内,中国籍欧洲自然科学院院士是22人,网传名单他也看过,很多其实是候选者,并未最终当选。
网友整理的中国籍欧洲自然科学院院士名单
“所有中国籍院士的资质都没有问题。”对于连日来欧洲自然科学院院士含金量在国内引发的广泛质疑,吴继华如此回应。
据澎湃新闻此前接获的一份“欧洲自然科学院院士申报推选咨询服务协议”文件,披露了一家注册于北京房山区的某传媒公司,在收取80万元服务费后,可帮助参选候选人申报欧洲自然科学院院士。
对于这样的做法,吴继华明确表示欧洲自然科学院是一家非营利性的民间科学团体,其运营经费主要来自会员缴纳的会费和自愿捐赠等途径,绝对没有参与中介公司的收费评选行为中。
“如果欧洲自然科学院从院士评选中谋利的话,肯定会牵扯到将大额资金向海外转移,我想这并不是件容易的事情。”吴继华表示,中介没有和院方直接接触,但作为学术内行人通过申请材料基本上就能大概看出申请者是否有中介帮助,他估算大概有七到八成的院士申请都不是通过中介代劳的。
年龄、身份是不是门槛
一名中国90后院士的亮相,也让欧洲自然科学院院士评选的公信力蒙上疑云。
今年4月,1990年出生的田政正式当选欧洲自然科学院院士。相关新闻通稿显示,欧洲自然科学院学术委员会主任叶戈罗夫·弗拉基米尔·弗拉基米洛维奇还为其授勋。
田政参与授勋仪式 网络资料图
相关报道称,田政是西安天巳生生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创始人,在日本留学期间,先后攻读了日本同志社大学生命医学专业的本科、硕士和博士学位,他的多项中医发明获得了国内及国际专利,积极推动传统中医的数字化转型与国际化传播,以独特的创新举措助力传统中医药事业的现代化进程。文章还称其为“世界唯一90后院士”,并赞誉其“将传统中医推向了有数字和算法的新高度”。
而此前,欧洲自然科学院院士、广东工业大学教授刘晓暄在接受澎湃新闻记者采访时曾明确表示,欧洲自然科学院院士的申报条件中有一项明确规定是要求申请者年龄在45周岁以上。
对此吴继华承认,最初看到网络上关于“世界最年轻院士”的宣传也让他感到震惊。他在审查田政院士资格的时候只关注了其学历和专利,“因为这些材料都是真实、齐全的,是符合我们的申请标准的。”
吴继华表示,欧洲自然科学院院士申请是没有年龄限制的。至于有些申请者遇到的年龄限制,他认为是某些中介的“自发行为”。但现在想起来,田政不到35岁当选院士确实容易引起公众猜测,今后将在审核过程中对申请人更全面地把关。
澎湃新闻记者根据网络资料不完全统计发现,在田政之外,当选欧洲自然科学院院士的中国企业负责人还包括山东金铸基集团有限公司创始人兼董事长、临沂大学教授侯云峰,青岛恒星集团主席、青岛恒星科技学院董事长陈昌金,飞诺门阵董事长兼首席科学家、清华智能网络计算实验室主任沈寓实,广东恒松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江富生,林至科技集团董事长兼首席科学家王博伟等。
为何中国企业负责人能扎堆获得欧洲自然科学院院士头衔?李金浩认为如果申请者本身就是大学教授,完全有能力自己准备申报材料。但有些企业负责人可能没有发表过相关论文、也不会写英文申报材料,这就给一些中介公司提供了机会,由他们提供身份包装和代申请服务,并从中收取服务费。
李金浩的欧洲自然科学院院士证书 (已打码处理)
“自然科学院并非工程院,还是应该更看学术成果,如果吸纳太多的企业家是存在不妥的。”李金浩认为。
吴继华则表示,多位企业负责人当选并不能说明欧洲自然科学院院士的含金量不高。“我们的申请材料并未要求申请者写明在企业的任职情况,这对我们不重要,也不是我们所关注的范畴,评院士只关注学术能力和科研水平。”
“科学不分国界,但科学家是有祖国的。因此在评审院士材料的时候,我也希望能为更多中国人争取更多的话语权和席位。”吴继华声称,这些年出于私心,自己陆续推荐并最终发展了几十位中国籍院士。遇到自己推荐的人被院长毙掉,他还会“据理力争”。
吴继华举例说道,世界卫生组织健康教育促进研究中心顾问孙树侠,一生都在致力于健康事业,八十多岁还奋斗在科研一线,但她没有博士学位。即便如此,他还是竭力推荐,最终促成欧洲自然科学院将孙树侠吸纳为院士。
含金量难辨的“洋院士”
欧洲自然科学院院士的平均水平究竟如何?
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学术委员会委员陈志文在接受澎湃新闻采访时表示,在西方国家,任何人都可以随便注册组织机构,原则上叫什么都可以。尤其是非营利性机构,分分钟就可以注册下来,没有批准之说。严格讲,包括美国科学院、图灵奖、诺贝尔奖等,其设置机构也是民间的,不是官方主办或审定的。这和西方的社会制度与社会治理逻辑是直接相关的。尤其是在美国,社会信用的基础是个人,不是政府部门。
李金浩是三级教授,也是所在高校二级学院的院长。在他看来,欧洲自然科学院院士虽比不上国内“两院”院士的水平,但绝非“野鸡机构”,其学术平均水平大致相当于国内的杰青或长江学者。
“欧洲自然科学院吸纳了中国工程院院士、哈尔滨医科大学原校长杨宝峰,还有很多大学校长、副校长、二级教授,这已经是一种证明。”但李金浩也表示,自己申请欧洲自然科学院院士是因为国内杰青项目和长江学者的申报名额有限,而“两院”院士的申报门槛又过高。
李金浩多次和记者强调,欧洲自然科学院院士更多是一种荣誉性质,是对以往学术和社会贡献的肯定,不能等同于国内院士的社会地位和待遇。然而,当记者问起获得这一头衔给他带来了怎样的学术光环和现实中的便利时,李金浩却没有正面回答。
在陈志文看来,“欧洲自然科学院”这类组织机构真实存在,却不是我们理解的官方主办或批准的,从法律方面很难说这些院士是假的,但其学术地位和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完全不是一回事,此院士非彼院士。
“恰恰是一部分中国人或华裔,巧妙地利用了中外文化、制度和信息差,把院士做成了一门生意,于是类似的科学院与院士就如雨后春笋般泛滥。”陈志文直言不讳地指出,很多类似的国外的科学院、工程院院士申报评选活动中都有中国人或者华人的身影,“属于中国人专骗中国人”,而且这类机构多数都选择和权威机构接近的名字,很容易混淆。
“考虑到近期的舆论影响,我们也会放缓审批中国籍院士的申请。”吴继华表示。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