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园拆墙透绿、都市书院新生,上海如何为民增“绿”?
拆除2米高封闭式围墙,上海陕西北路457号花园对外敞开;上海市区最大的免费公园也开墙透绿,为周边居民提供了24小时休憩游玩的敞开式场地……
上海推进公园城市建设,是深入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重要理念,进一步优化“市民—公园—城市”三者关系的新实践。在还绿于民的道路上,上海也始终坚持聆听民众声音,创新管理办法。
公园与城市“无界融合”
今年五一前夕,作为上海最大城市公园的世纪公园正式拆除3000多米的围墙,全面实行24小时对外免费开放。从1号门至公园管理大楼大门,7号门至张家浜河道的沿街界面打开,改造面积共约43809平方米。所有围墙全部变成绿植形成的隔断,弱化了公园与城市街区的界限。如今市民不用再绕行,可以随意出入公园,甚至在马路上即可欣赏园内景色。
5月13日,澎湃新闻记者来到世纪公园3号门停车场出入口,看到有爷叔从门口刚刚结束散步走出来,也有家长推着婴儿车从此处小门进入公园。
游客傅兆宝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往年我们老人或者朋友从对面街区过斑马线过来,需要再花5-10分钟走到就近的2号门或3号门再进入公园,路线很绕也并不方便。新增入口之后,我们再也不需要多走路了。”
据世纪公园总经理吴刚介绍,此次世纪公园在拆墙透绿的同时,新增7个进入园区的入口通道,此处位于3号门停车场的入口便是其中之一,“这是考虑到周边居民希望减少绕道快速进园的诉求才开拓的新入口。我们希望真正实现街区融合,减少居民步行距离,提高进入公园的便捷度。”
世纪公园新增通道入口 澎湃新闻记者鞠文韬 摄
此外,在打开围墙的同时,为提升公园品质与景观品味,世纪公园也进行了增景改造,如在对现状大中乔木进行保留的基础上,对长势不佳、密度较高的苗木进行移除,同时增添花境、草坪与园林小品等,提升公园植物配置的精致度。
自世纪公园24小时开放以来,也给公园管理带来新挑战。如何保证夜间游园安全?吴刚表示,目前公园在夜间主要采取无人机结合人工巡逻的方式,每晚2台无人机轮番巡航进行园区探测,而在无人机难以穿透探测的密林区则由夜班保安加大巡逻力度。针对公园内大片湖泊的管理,已实现水域沿线硬质围栏全覆盖,全线布置的LED灯在每天18时之后会自动打开,对游客也能起到提示水体位置的作用。
世纪公园的水域围栏 澎湃新闻记者 鞠文韬 图
“为了避免自行车、电动车进入公园,我们安装了自行车阻挡器。所有公园入口处安装了智慧探头监控,一旦监测到违反规定的行为比如带宠物入园即会触发后台报警,再由巡逻保安进行劝阻,”吴刚说道。
都市书院的新生
位于繁华市中心的陕西北路457号始建于1928年,独特的古典主义建筑诉说着百年历史沧桑。多年来,一堵2米围墙让陕西北路457号的辞书出版社旧址附属绿地与市民隔绝,花园内也缺少可休憩设施。直至2023年12月21日起才首次对外打开围墙。
5月13日午后,记者走进辞书出版社旧址附属绿地,看见多位市民在陕西北路457号花园内休憩,有市民在长椅上闭目养神,亦有市民牵着宠物狗从绿地外围小道穿行。周边高大灌木与绿色草坪互为映衬,有水系从茂密建筑中穿过,为建筑平添几分动态美感。
在辞书出版社旧址开放共享绿地休息的路人 澎湃新闻记者鞠文韬 摄
居民丁女士接受记者采访表示:“我就住在附近因此常来这里散步,原本绿地没有开放,市中心位置其实没有太多可供休憩散步的空间。现在打开以后,不仅惠及居民,附近商务楼的白领也可以在这里停留。据我观察住在周边的民众素质整体比较高,并不会乱扔垃圾,所以环境维护得也比较好。”
静安区绿化和市容管理局副局长宫明军向记者介绍,为让公共绿地真正便利民众,在“都市书院”为主题的设计中融入了诸多巧思。例如通过深入了解市民的需求和期望,增设了座椅、步行道、廊架等功能,结合建筑的文脉特点,添加书元素打造独特水景。同时,设计巧妙地结合不同层次的树池,消化场地原有的高差,形成丰富的空间体验。目前,这里已成为了市民走得进、坐得下的绿色空间。
“整个陕西北路花园绿地的占地面积约为3000平方米,现在对外开放1000平方米,还有2000平方米在建设中,预期之后将进行招商引资,打造成兼具景观、商业、文化功能的产业园区。我们期待游客未来能在这里同时感受到书香、花香、咖啡香。”宫明军如是说。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