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内权威谈内燃机未来发展:把握电动化、智能化趋势,处理好能源转型和技术创新的关系
作为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标志性成就,已经存在近200年的内燃机依然是多个行业的主要动力源。但在能源排放清洁化、动力系统电气化、产业发展智能化的大趋势下,内燃机行业未来该如何走,是这个行业必须面对和解决的问题。
内燃机产业要坚持以技术创新为关键的着力点,坚定高质量发展的信心,确立实现技术跨越和行业引领的水平,牢牢把握住电动化、智能化、集团化的大趋势,处理好能源动力转型和内燃机技术创新的内在关系。4月20日上午,在天津举行的2024世界内燃机大会致辞时,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席万钢如是表示。
《时代周刊》记者注意到,多位来自内燃机产业链的权威人士认为,除了在新能源和氢能源领域技术突破,伴随着拥抱电动化以及热效率持续提升,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内燃机仍将是主要动力源。
新能源可能取代内燃机?
内燃机为交通运输、工程建设、工业生产和农业生产等领域提供了强劲的动力,持续推动着人类社会的发展。
身为多个行业的主要动力源,双碳目标的提出让内燃机全产业链遇到了前所未有的调整,甚至不乏内燃机或将退出历史舞台的声音。
这种担心有些多余。万钢表示,内燃机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基础产业和全球制造业的关键环节,至今仍然具有广泛市场需求和质量发展空间。当前,在动力系统电动化、生产运行智能化、经济发展低碳化的转型趋势下,传统产业面临着史无前例的挑战,也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根据中国内燃机工业协会数据,2017年—2022年,我国内燃机完成功率经历了短暂的下行后企稳回升,2022年我国内燃机完成功率达27.64亿千瓦,同比增长0.44%。在我国内燃机生产水平进一步提高的情况下,内燃机行业逐步具备了生产更高功率内燃机的能力。
《时代周刊》记者注意到,在新能源汽车大打价格战之时,内燃机行业销量却有了明显增长。数据显示,今年3月,我国内燃机销量431.62万台,环比增长71.96%,同比增长2.58%;1—3月累计销量1091.71万台,同比增长5.09%。
多位来自内燃机产业链的权威人士认为,除了在新能源和氢能源领域技术突破,伴随着拥抱电动化、热效率持续提升,内燃机在未来相当长的时间内还将是主要动力源。
当然,在节能减排背景下,坚持高效、智能、绿色和低碳的发展方向已经成为业内的一致看法。万钢表示,近年来,中国内燃机,中国在内燃机节能减碳技术方面,比如经济性、关键零部件技术、轻量化制造技术等方面都取得重大进步。
把新能源放在国家战略中去考虑,我们国家在进行能源战略的结构性调整。未来一定是多能源战略,不是新能源一统天下。日前,在接受《时代周刊》等媒体采访时,潍柴动力董事长谭旭光表示,新能源起码不可能取代柴油机。
提升热效率与智能融合并行
一直以来,内燃机技术不断进步,在实现交通和工程领域的节能减排降碳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万钢表示,多年来,行业的领军企业在攻克高成长燃烧,高效率喷射、低阻力模式和低噪声控制等方面持续创新,柴油机的整体热效率取得了创新性的突破,汽油机的热效率也提升到了44%。
《时代周刊》记者注意到,从技术角度来看,热效率是衡量内燃机燃油利用效率的标准,热效率越高,燃油消耗越少,节能减排的效果就越显著。从世界柴油机热效率发展统计数据来看,热效率的提升遇到了瓶颈,难度越来越大,是世界公认的技术难题。
在2024世界内燃机大会上,由潍柴动力研发的全球首款本体热效率53.09%柴油机正式发布。根据目前中国柴油机保有量测算,与45%—46%热效率水平相比,53%热效率柴油机经济性提升14%左右,每年可节约燃油约3100万吨,减少碳排放约9700万吨。
内燃机产业要坚持以技术创新为关键的着力点,坚定高质量发展的信心,确立实现技术跨越和行业引领的水平,牢牢把握住电动化、智能化、集团化的大趋势,处理好能源动力转型和内燃机技术创新的内在关系,增强系统干预关键点,统筹探索实现的过程、方向、节奏,奠定优势技术领域的发展机制,不断满足能源动力发展需求,引领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朝着更加高效、更加智能、更加绿色和低碳的方向不断迈进。万钢表示。
当然,在内燃机通过提升热效率增强自身实力的同时,以混合动力驱动内燃机的融合发展也成为行业的另一个选择。
万钢表示,长期以来,汽车内燃机随着持续增长的市场需求和日益严格的排放法规而负重前行,当前混合动力专用发动机成为汽车工业技术创新的重点领域。
在万钢看来,通过内燃机和电驱动的技术结合,与智能控制融合,提升了内燃机与电力驱动的集成度、智能化、舒适度,面向不同消费者的需求提供多样化的产品,带动产品动力性能的转型升级。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