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期间上海门急诊总量156.6万人次,院前急救业务量1.7万车次
在龙年春节期间上岗的一线医务人员。 本文图片均为 上海卫健委 供图
回家过年是中国人的传统,然而有那么一群人,当大家阖家团圆、欢度春节的时刻,他们却坚守岗位——他们缺席团圆,只因肩负着生命的嘱托。
据统计数据显示,2024年2月10日至17日,上海各医疗机构共完成门急诊总量156.6万人次,其中门诊118.66万人次、急诊37.94万人次;全市院前急救业务量达到17409车次;全市采集全血766人次、1319人份,采集单采血小板648人次、1224人份。
为确保市民过上一个健康平安的春节,上海市卫生健康委要求各医疗机构强化门急诊、发热门诊和病房管理,严格执行首诊负责制和急危重症抢救制度,严禁以任何理由推诿或延误救治,严格落实医疗质量安全核心制度。同时,要求做好急救应急准备,安排人员、设备、药品和车辆,保持急诊绿色通道畅通。
参与紧急救治,与时间赛跑
除夕之夜,海军军医大学第三附属医院急诊神经内科的肖倩倩医生接诊了一名49岁患者。因大面积脑梗死被紧急转入,患者出现意识模糊、偏瘫,右侧颈内动脉次全闭塞,症状还在进行性加重,每一秒都关乎着患者的生命安全。
在过往,面对颈动脉闭塞这样糟糕的血管情况,这类患者大部分的结果都是死亡,即便侥幸活下来,也将重度残疾。
关键时刻,海军军医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副主任医师谢涛和护士长祁智等医护人员当晚紧急赶往医院,经过紧张而又精准的手术,重新开通了患者血管。患者立即被转移到重症监护室,次日便从重症监护室转入普通病房,偏瘫的手脚已能重新抬起——这对患者来说,无疑是新年最好的礼物。
大年初一,仁济医院宝山分院成功救治了一名输卵管卵巢脓肿导致脓毒血症的患者。术后,这名患者转入ICU监护,后期显示各项化验指标逐渐好转,生命体征稳定。
血透,对于终末期肾病患者来说是“药不能停”。在松江区中心医院血透室,医护人员满负荷运作,确保每一位患者都能得到及时、专业的治疗。年初一,他们共为90名患者进行了透析,为从外地来松江过年的亲属临时加透5人次,还为病房的2位重症患者进行了CRRT治疗。
春节前后也是儿童冬季疾病高发期。市卫生健康委要求各医疗机构重点做好儿童冬季疾病高发期医疗服务工作,统筹调配资源,确保儿科门急诊服务。
在上海市儿童医院,春节期间每天门诊均开放,从大年初一新生儿肠扭转急诊手术,到年初七神经外科椎管占位急诊手术……医务人员几乎每天都忙碌在生死抢救的第一线,其中最惊心动魄的当属年初五的一场多学科联合救治。一名2岁4个月的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儿,因大面积肠道溃疡引发消化道出血,出现出血性休克,经多学科团队合作,经过长达5小时的手术,医务人员成功“打通”了孩子的生命通道,目前患儿生命体征平稳。
上海120急救人员正在救治一名患者。
保障院前急救,参与公共场所医疗保障
院前急救是抢救生命的第一棒,上海市医疗急救中心在春节期间合理部署和加强院前急救与应急值守力量,按应对冬季业务高峰标准配置当班人员;同时,推进“大急救链”急救模式,市“120”调度指挥中心开展第一目击者现场自救、互救远程指导533次,包括指导心肺复苏108次,其中现场复苏成功5例。
春节期间,上海卫生监督部门前往部分住宿场所等重点公共场所开展监督检查工作。
上海卫生监督部门也加强了对医疗机构依法执业、精麻药品管理、医疗文书书写及传染病防控、发热门诊应急预案、医疗废物收集等方面的全面监督检查。大年初三,长宁区卫生健康委员会监督所组织人员对辖区内部分住宿场所、KTV、大型商场等重点公共场所开展监督检查工作,本次检查共抽查公共场所16户(其中住宿场所12户、KTV2户、大型商场2户)。
另外,为应对春运客流高峰,上海市卫生健康人员还承担了部分公共场所的医疗保障任务,如徐汇区漕河泾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选派全科骨干医生在上海南站开展14天的应急医疗保障志愿服务,为春运期间上海南站的旅客们平安返乡和健康出行保驾护航。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